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20年, 第5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7-27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前沿与综述
    近二十年我国杀虫剂毒理学研究进展(I)——杀虫剂的毒性与环境安全性研究 *
    伍一军
    2020 (4):  767-780.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78
    HTML ( 9 )  

    本文介绍了中国昆虫学家、杀虫剂毒理学研究者与植物保护专家及害虫防治工作者最近20年来在杀虫剂的毒性,尤其是杀虫剂对靶标害虫及非靶标昆虫的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杀虫剂对害虫的防控效果、杀虫剂对天敌昆虫的影响以及杀虫剂的环境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性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录因子MYC2介导植物抗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
    谢鹏飞, 朱蕾, 冯玲, 吴进才, 刘景澜
    2020 (4):  781-787.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79
    HTML ( 13 )  

    髓细胞组织增生蛋白(Myelocytomatosis proteins,MYC)类转录因子,是植物激素茉莉酸(JA)响应途径中的激活转录因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MYC2转录因子属于bHLH类转录因子家族,含有bHLH保守结构域,是当前MYC类转录因子中研究最透彻的一个。随着对植物抗生物逆境不断深入研究,对MYC2的研究亦逐渐清晰。本文综述了转录因子MYC2通过与下游靶基因形成一个层级转录级联,放大转录输出,参与调控植物抗生物逆境,着重阐述了水稻OsMYC2转录因子在抗生物逆境中的作用;茉莉酸ZIM结构域蛋白(Jasmonate ZIM-domain,JAZ)作为JA信号的转录抑制因子,抑制MYC2的活性并参与介导JA信号途径,为MYC2功能机制研究提供了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热点与方向进行了展望。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寄主植物对植食性昆虫与昆虫杆状病毒互作的调控 *
    万年峰, 范能能, 蒋杰贤
    2020 (4):  788-799.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0
    HTML ( 1 )  

    植物与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与昆虫杆状病毒之间的两营养级互作关系,至今已有超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历史,但这三营养级的互作研究,在近20年才引起科学家的兴趣。在查阅并理解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植物的物理性状、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三个角度出发,剖析植物调控昆虫响应病毒感染的生态生理及免疫机制,阐明植物影响病毒增殖、病毒组分及其感染过程和致病力的机理。此外,本文就植物、植食性昆虫和昆虫杆状病毒互作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展望,以期为更好研究多营养级共存系统的食物网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粉虱天敌日本刀角瓢虫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
    田密, 张世泽, 刘同先
    2020 (4):  800-805.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1
    HTML ( 3 )  

    日本刀角瓢虫 Serangium japonicum Chapin 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等农业害虫的优势捕食性天敌昆虫,对烟粉虱的发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本文从日本刀角瓢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包括形态特征、猎物种类、生活史、田间种群动态以及行为学和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等方面概述了日本刀角瓢虫的研究进展,提出进一步深入开展日本刀角瓢虫与诱集植物的联合应用技术、人工饲养和大量繁殖技术以及对味源的识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而且可以为研发生物防治技术的新模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发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
    张雪琦, 孙丽萍, 赵冬香, 李继莲
    2020 (4):  806-813.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2
    HTML ( 3 )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常见疾病,其发病可对蜂群造成毁灭性打击,给中蜂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综述了其病症、致病因素及现有的防治方法,并根据相关中草药的生物活性,分析中草药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可行性和应用潜能,旨在为中草药有效成分防治中蜂囊状幼虫病的应用提供思路,为保护中蜂健康、防治中囊病的发生以及生产安全、无污染的中蜂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昆虫抗药性专栏
    外源海藻糖对水稻生理生化及褐飞虱抗性的影响 *
    孙李曈, 冯玲, 刘子睿, 徐小伟, 刘景澜
    2020 (4):  814-822.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3
    HTML ( 5 )  

    【目的】 海藻糖参与植物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与适应过程,本文旨在明确海藻糖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及抗褐飞虱影响,将有助于全面探索海藻糖对水稻的潜在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方法】 本实验在外施10 mmol?L –1和50 mmol?L –1浓度的海藻糖后,测定水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褐飞虱取食后植株功能损失系数(FPLI)及利用刺吸电位技术(EPG)研究褐飞虱的取食行为。【结果】外施10 mmol?L –1和50 mmol?L –1浓度的海藻糖后,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上升,MDA含量显著下降,并且显著提高了水稻植株的功能损失指数,EPG结果发现海藻糖处理明显增加了N4波的持续时间。【结论】 适量的海藻糖改善水稻抗非生物胁迫的能力,但并不有利于对褐飞虱抗性的提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个棉蚜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克隆及在不同寄主专化型中的表达分析 *
    王传鹏, 张帅, 高雪珂, 雒珺瑜, 朱香镇, 王丽, 张开心, 杨亦桦, 崔金杰
    2020 (4):  823-832.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4
    HTML ( 5 )  

    【目的】明确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体内3个高表达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并比较它们在不同寄主专化型棉蚜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从棉蚜的伏蚜和苗蚜转录组数据库中挑选GSTs并克隆得到全长cDNA序列,使用qRT-PCR分析这些基因在不同寄主专化型棉蚜不同龄期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克隆到3个高表达的GSTs基因,分别命名为AgoGST-s1(GenBank登录号:MN688789)、AgoGST-d1(GenBank登录号:MN688790)、AgoGST-d2(GenBank登录号:MN688791)。这3个基因在不同龄期均表达,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基本一致,表达量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趋势。AgoGST-s1基因在各个发育阶段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幅度较小,而AgoGST-d1AgoGST-d2的变化幅度较大。对比两种寄主专化型棉蚜相同龄期时的表达情况发现,黄瓜型棉蚜中GSTs基因的表达量在大部分龄期都高于棉花型棉蚜。【结论】 AgoGST-s1、AgoGST-d1、AgoGST-d2基因表达量伴随棉蚜生长发育变化趋势明显,在不同寄主专化型棉蚜体内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可能与棉蚜对寄主植物的适应性有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氟啶虫胺腈对意大利蜜蜂解毒、免疫和记忆相关基因表达的亚致死效应 *
    施腾飞, 王安然, 朱玉洁, 余林生
    2020 (4):  833-840.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5
    HTML ( 22 )  

    【目的】 新型杀虫剂氟啶虫胺腈广泛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害虫防治,但其对蜜蜂健康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探究了亚致死剂量的噻虫啉对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6种解毒相关基因(CYP9Q1CYP9Q2CYP9Q3CYP9S1CYP6AS5CYP4G11)、4种免疫相关基因(AbaecinDefensinHymenoptaeciApidaecin)和3种记忆相关基因(PKAGluRA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饲喂法确定氟啶虫胺腈对蜜蜂的经口急性毒性;并用1/3 LD50和1/10 LD50氟啶虫胺腈饲喂蜜蜂后48 h,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蜜蜂脑部解毒、免疫和记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并统计各组蜜蜂的死亡率。【结果】 氟啶虫胺腈对蜜蜂经口性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0.099 μg/蜂;饲喂1/3 LD50氟啶虫胺腈能够显著抑制蜜蜂AbaecinDefensin的表达(P < 0.05),而PKANMDAR1GluRACYP9Q2CYP9Q3能够被其诱导上调表达(P < 0.05);饲喂1/3 LD50和1/10 LD50氟啶虫胺腈均能显著诱导蜜蜂HymenoptaecinApidaecin、CYP6AS5CYP4G11上调表达(P < 0.05)。但饲喂1/3 LD50和1/10 LD50氟啶虫胺腈的处理均不影响蜜蜂CYP9Q1CYP9S1表达。【结论】 氟啶虫胺腈的曝露可能会对意大利蜜蜂的免疫、记忆和解毒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对深入探究氟啶虫胺腈与蜜蜂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有一定生物学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戊吡虫胍对棉铃虫中枢神经细胞电压门控钙通道和钾通道的影响 *
    关丹阳, 姜笑维, 李清亚, 刘晓, 马永强, 陈强, Li-Byarlay Hongmei, 贺秉军
    2020 (4):  841-849.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6
    HTML ( 1 )  

    【目的】 戊吡虫胍是将新烟碱类和缩氨脲类杀虫剂杀虫活性部分重新组合的新型杀虫剂。但对于该类杀虫剂究竟如何影响离子通道,通道门控特性和功能是如何变化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明确该杀虫剂是否影响电压门控钙通道和钾通道的门控过程,探究其是否为该杀虫剂的潜在作用靶标。 【方法】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戊吡虫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中枢神经细胞电压门控Ca 2+通道和K +通道的影响。【结果】 戊吡虫胍作用后Ⅰ-Ⅴ曲线和激活曲线均向超极化方向移动10-15 mV,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稳态失活曲线向超极化方向移动约5 mV,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压门控Ca 2+通道峰值电流(Ipeak)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浓度增大Ipeak降低有减小的趋势。此外,1 μmol?L –1戊吡虫胍作用后钙离子的窗口电流(Iw)面积增加幅度较10 μmol?L –1和100 μmol?L –1大,为93.20%。提示在一定的测试电压下,该药物作用后处于激活状态的Ca 2+通道数目增多。另外,其作用后电压门控钾通道Ipeak降低。随着浓度增大Ipeak降低有减小的趋势。同时Ⅰ-Ⅴ曲线下移,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约8 mV,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戊吡虫胍作用后K +通道在较高电位下才能激活。【结论】 戊吡虫胍能够有效抑制Ca 2+通道和K +通道Ipeak,并使通道的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发生移动,影响Ca 2+通道和K +通道的门控特性。表明棉铃虫中枢神经细胞上的电压门控Ca 2+通道和K +通道是戊吡虫胍的潜在作用靶标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蠹蛾NAPD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基因的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
    李沛蓉, 陈高满, 杨雪清
    2020 (4):  850-860.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7
    HTML ( 5 )  

    【目的】 本研究通过克隆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CPR (CpCPR) 基因cDNA序列,并对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P450酶系在苹果蠹蛾对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解毒代谢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近缘昆虫的CPR氨基酸序列作为询问序列,在苹果蠹蛾转录组(SRX371333)中进行筛查比对,获得了苹果蠹蛾CPRCpCPR)基因的cDNA序列。采用RT-PCR技术克隆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目的基因的序列特征、3D结构和与其他昆虫CPR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采用RT-qPCR技术测定CpCPR基因在苹果蠹蛾不同发育阶段(卵、幼虫、蛹和成虫)及幼虫不同组织部位(头部、表皮、脂肪体、中肠和马氏管)的表达水平。【结果】 克隆获得的苹果蠹蛾CpCPR基因的ORF为2 052 bp,编码68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Mw)为77.326 ku,理论等电点(pI)为5.65。CpCPR包含FMN区域、NADPH区域和FAD等昆虫CPR的典型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苹果蠹蛾CpCPR与鳞翅目昆虫CPR基因聚在一枝。RT-qPCR结果表明,CpCPR基因在苹果蠹蛾的整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幼虫期表达量最高;CpCPR基因在4龄幼虫的各部位均有表达,在中肠中的表达量最高。【结论】 克隆获得了苹果蠹蛾CpCPR基因的ORF序列,该基因在苹果蠹蛾主要取食阶段和消化器官中高表达,表明其可能在苹果蠹蛾对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解毒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致死中浓度溴氰菊酯对茄无网蚜体内能源物质的影响 *
    高云雷, 韩岚岚, 赵奎军, 张雯林, 肖建飞, 陈娟, 高丽瞳, 邓士群
    2020 (4):  861-867.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8
    HTML ( 1 )  

    【目的】 通过LC50溴氰菊酯胁迫1龄茄无网蚜Acyrthosiphon solani测定对其生长发育及能源物质的影响,为研究茄无网蚜抗药性产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浸渍法用LC50溴氰菊酯处理1龄茄无网蚜,间隔12 h观测药剂胁迫后试虫的生长历期,分别用蒽酮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香草醛试剂测定各虫龄试虫蛋白、糖类和总脂质含量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药剂胁迫下显著延长了1龄(1.44倍)、2龄(1.26倍)的发育历期(P < 0.05);蛋白质比重在2龄(0.75倍)、3龄(0.69倍)、成蚜(1.17倍)有显著差异(P < 0.05),其他虫龄有差异但不显著;可溶性糖比重在2龄(1.39倍)差异显著(P < 0.05);糖原比重在1龄(3.81倍)、2龄(3.82倍)差异显著;总脂质在1-4龄均有显著差异(P < 0.05),分别是对照组的2.04、1.34、1.25、1.30倍。【结论】 药剂胁迫对茄无网蚜的生长发育及各虫龄能源物质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贵州菜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监测 *
    李文红, 李添群, 杨丽娟, 邓利荣, 王慧敏, 周宇航, 李凤良
    2020 (4):  868-876.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89
    HTML ( 6 )  

    【目的】 持续监测菜蚜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是菜蚜防治与抗药性治理的重要措施,本研究旨在探析贵州菜蚜对十字花科蔬菜地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017-2018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修文县、毕节市黔西县、遵义市播州区桃蚜Myzus persicae、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田间种群对10余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并分别以物种、年份、地区和杀虫剂为变量进行数据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3种菜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差异显著,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甘蓝蚜和萝卜蚜(分别相差12.7倍和15.5倍);贵州不同地区间同种蚜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差异不明显,贵阳、黔西和息烽甘蓝蚜对杀虫剂敏感性没有差异;贵阳和遵义萝卜蚜对杀虫剂敏感性也没有差异。年度间同种蚜虫对杀虫剂敏感性发生变化,从2017-2018年桃蚜和甘蓝蚜敏感性分别下降了2.2倍和1.9倍;其中贵阳市桃蚜种群对烯啶虫胺、噻虫啉、噻虫嗪、毒死蜱、噻虫胺和溴氰虫酰胺的敏感性下降了5.6-115.0倍;贵阳市甘蓝蚜种群对功夫菊酯、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敏感性也有2.1-6.7倍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多数药剂对甘蓝蚜和萝卜蚜的毒力较高,可用于这2种蚜虫的防治,优先推荐噻虫嗪和溴氰虫酰胺等交替轮换使用;桃蚜对多数杀虫剂很不敏感,且抗性上升很快,推荐氟啶虫胺腈、吡虫啉和抗蚜威等药剂暂时还可以用于防治贵州桃蚜,急需寻找新型高效药剂来交替轮换使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论文
    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定 *
    冯波, 郭前爽, 王浩杰, 潘烈明, 杜永均
    2020 (4):  877-888.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0
    HTML ( 52 )  

    【目的】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新入侵我国的迁飞性害虫,为了筛选出有效和不易受损的形态鉴别特征。【方法】 本研究运用比较形态学和外生殖器解剖技术,筛选稳定、可靠的外部形态特征,描述雌雄外生殖器特征。【结果】 草地贪夜蛾的大小等21个外形特征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不适合用于草地贪夜蛾的准确鉴定。新筛选的翅基部黑斑等4个前翅特征,下唇须节黑色横带、前足胫节密被长鳞片、前足跗节黑色、腹部腹面黑斑、肩板颜色均一、前足基节内侧长毛6个非翅面外形特征在草地贪夜蛾个体间稳定,其中前翅中部倾斜的椭圆环形斑等4个特征、颜色均一肩板等5个特征、环形斑内部颜色特征分别存在于草地贪夜蛾雌雄蛾、雄蛾和雌蛾中。新筛选的外形特征可分别用于准确区别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新描述了阳茎基环长大于宽等6个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和囊导管基部明显宽于端部等4个雌性交配囊特征,其中3个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和3个雌性交配囊特征可分别用于准确鉴定草地贪夜蛾和斜纹夜蛾雄蛾、草地贪夜蛾雌蛾和甜菜夜蛾雌蛾。【结论】 本研究结果不仅为草地贪夜蛾雄蛾鉴定提供了新的前翅特征,还首次为雄蛾鉴定提供了非翅面特征和为雌蛾鉴定提供了前翅特征,也筛选了新的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和雌性交配囊特征,对我国夜蛾科昆虫生殖器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意大利蜜蜂amPGAM2基因的克隆、序列特征及表达分析 *
    欧阳霞辉, 彭帅, 徐文凯, 朱雪蕾, 郑相相, 陈红
    2020 (4):  889-897.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1
    HTML ( 3 )  

    【目的】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GAM)是糖酵解和葡萄糖异生途径中一种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酶,本研究拟明确amPGAM2基因的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方法】 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为研究对象,克隆了amPGAM2基因的cDNA序列,分析了其序列特征及其在工蜂、雄蜂、蜂王的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结果】 序列特征分析表明,克隆所得序列全长976 bp,包含1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254个氨基酸。该基因核苷酸序列与中华蜜蜂Apis cerana(98.4%)高度相似,并存在15个潜在抗原表位、9个磷酸化位点和5个组氨酸磷酸酶域活性部位,属于组氨酸磷酸酶超家族,是一种二磷酸甘油酸依赖性的可溶中性稳定蛋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mPGAM2基因在不同品级、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工蜂卵期3日龄、幼虫期5日龄表达最高,雄蜂成虫期表达最高,蜂王幼虫期4日龄表达最高,且工蜂、雄蜂及蜂王由卵孵化成幼虫阶段和由红眼蛹羽化至成虫阶段,其表达都呈上升趋势。【结论】 本研究结果推测amPGAM2基因在卵的孵化及精卵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意大利蜜蜂生殖发育过程中的能量代谢提供理论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纹艳虎天牛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 *
    王政全, 尹宁娜, 赵宁, 刘乃勇
    2020 (4):  898-910.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2
    HTML ( 9 )  

    【目的】 昆虫UDP-葡萄糖基转移酶(UGT)在其内源性和外源性有毒化合物的解毒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管纹艳虎天牛Rhaphuma horsfieldi中UGT基因的研究尚属空白。【方法】 采用转录组学、生物信息学、进化和表达谱分析、蛋白同源建模等技术研究了管纹艳虎天牛的UGT基因家族。【结果】 从管纹艳虎天牛转录组中一共鉴定到36个RhorUGTs基因,其中17个具有全长序列。鞘翅目不同种间UGT基因数量的比较表明,管纹艳虎天牛具有中等数量的UGT基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RhorUGTs分布在10个亚家族中,其中UGT352亚家族为天牛科昆虫所特有,且该亚家族中RhorUGT2/7/10/16/18/27可能通过基因的复制产生。表达谱结果表明,大部分RhorUGTs基因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均有表达,部分基因呈现触角或跗节特异或高表达的特点,暗示它们具有嗅觉或触觉等功能。三级结构分析发现,RhorUGT17的α3、α4、β4和β5主要参与UDP-葡萄糖的结合。【结论】 本研究明确了管纹艳虎天牛UGT基因的数量、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及组织表达特征,研究结果为该种天牛解毒代谢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苗期水稻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曹征鸿, 贺康, 徐乐, 汤沈杨, 王亚琴, 李飞
    2020 (4):  911-920.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3
    HTML ( 7 )  

    【目的】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 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为害,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为研究水稻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分子机制,对褐飞虱取食6 h后的苗期水稻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方法】 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获得褐飞虱取食前后水稻组织的转录组数据,利用RSEM软件进行基因表达定量和DEseq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从差异表达基因中随机选取20个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采用GeneMerge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和GO富集分析。【结果】 褐飞虱取食后,水稻转录组中的1 104个基因出现了差异表达,其中435个基因表达上调,669个基因表达下调。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20个差异表达基因中18个基因的表达变化趋势和测序结果一致,证明了转录组分析结果可靠。GO和KEGG富集分析表明,表达上调基因主要与水稻氧化应激、海藻糖合成及次生化合物代谢有关,显著富集在14个KEGG通路和30个GO功能分类中;而表达下调基因主要参与水稻纤维素、蛋白质及脂肪酸合成过程,显著富集在29个KEGG通路和26个GO功能分类。在差异表达基因中,分别有61个转录因子和13个水杨酸和茉莉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结论】 褐飞虱取食激发了水稻的应激反应和保护机制,同时还降低了营养合成的过程,是飞虱为害造成水稻减产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苗期水稻响应褐飞虱取食的差异表达基因,为研究水稻-褐飞虱互作机制以及褐飞虱抗性水稻品种培育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学农药与二化螟盘绒茧蜂对控制二化螟的不相容 *
    何馥晶, 朱凤, 严卫飞, 陆明星, 杭三保, 杜予州
    2020 (4):  921-929.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4
    HTML ( 1 )  

    【目的】 近年来,多个地区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发生危害加重,对水稻生产造成新的重大威胁。由于水稻二化螟对常规防治药剂产生了抗药性,二化螟盘绒茧蜂 Cotesia chilonis (Munakata) 作为田间二化螟幼虫的优势寄生蜂,正逐渐引起大家关注。本论文通过研究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以探明室内繁殖的二化螟盘绒茧蜂的防控能力;同时研究多种环境友好型农药对田间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比较药剂防治对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控制的影响。【方法】 设置2个放蜂密度和7种不同药剂处理,通过全查法系统调查不同处理小区的枯心数、白穗数、枯孕穗数、残留活虫数等变化以分析比较防效。【结果】 2个放蜂密度(125头蜂茧和250头蜂茧)处理下都可有效减少二化螟对水稻的为害;但2个放蜂密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放蜂密度高,寄生率就高。药剂实验结果发现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效最佳,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苏云金杆菌悬浮剂次之,杀虫双的防效最差。不同剂量的溴氰虫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也有较大差异。此外,放蜂处理的小区二化螟盘绒茧蜂具有最高的寄生率,但无论那种农药处理都显著降低了二化螟被二化螟盘绒茧蜂寄生的寄生率。【结论】 二化螟盘绒茧蜂在田间对水稻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控能力,但放蜂密度和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同时,所试验的7种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二化螟绒茧蜂的控害效能,与释放二化螟绒茧蜂不兼容。在水稻二化螟药剂防治时不仅要考虑防治效果和使用剂量,还应考虑对天敌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为后续建立以二化螟盘绒茧蜂为中心的二化螟绿色防控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共生菌Rickettsia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王紫淇, 刘媛, 师沛琼, 安璇, 邱宝利
    2020 (4):  930-937.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5
    HTML ( 3 )  

    【目的】 阐明次生共生菌Rickettsia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Rickettsia阳性(B +)和阴性(B -)的烟粉虱在Rickettsia阳性棉花(C +)和阴性棉花(C -)上取食15 d,调查不同处理组烟粉虱的单雌产卵量、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以及F1代雌雄比。【结果】 (1)Rickettsia与烟粉虱共生可显著缩短烟粉虱的发育历期,B +C +及B +C -两处理组烟粉虱卵-成虫的世代发育历期均短于B -C +及B -C -两处理组。(2)Rickettsia可以提高烟粉虱各龄期的存活率,B +C +、B +C -、B -C +、B -C -各处理组烟粉虱世代存活率依次呈下降趋势。(3)Rickettsia对烟粉虱种群的雌雄比也有重要的影响,B -C +和B -C -处理组中烟粉虱种群雌性比显著小于B +C +和B +C -烟粉虱处理组。(4)Rickettsia可以影响烟粉虱成虫的寿命及繁殖力,Rickettsia阳性烟粉虱处理组成虫寿命及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高于阴性处理组。【结论】Rickettsia与烟粉虱共生以及Rickettsia在棉花植株中的存留对烟粉虱的发育、存活以及成虫雌性比、寿命和繁殖力都有有利影响,且Rickettsia与烟粉虱共生时对烟粉虱的影响力度要明显强于Rickettsia存留于棉花植株中时对烟粉虱产生的影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对核桃树七种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
    毛祥忠, 杨斌, 马云强, 赵宁
    2020 (4):  938-945.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6
    HTML ( 3 )  

    【目的】 为研究西藏簇角缨象天牛Cacia cretifera thibetana雌雄成虫对寄主核桃树释放的7种挥发性化合物的电生理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方法】 选取寄主三台核桃Juglans sigillata var Santai树释放的7种挥发性成分分别对西藏簇角缨象天牛进行触角电位EAG和“Y”型嗅觉仪行为反应测定。【结果】 EAG测试结果表明,7种化合物在测试浓度范围内均能引起西藏簇角缨象天牛雌雄成虫的EAG反应。当化合物的浓度为0.000 4 mol×L –1时,天牛成虫的EAG反应最弱,当化合物浓度为0.4 mol×L –1时,天牛的EAG反应最强,其中对壬醛的EAG反应相对值最大,分别为1.84和1.74。“Y”型嗅觉行为反应测试表明,在测试浓度范围内,α-蒎烯、β-蒎烯、1-石竹烯、壬醛、桉叶油醇和反式-2-己烯醛6种化合物对天牛雌雄成虫具有引诱作用,正己醛对天牛雌雄成虫具有趋避作用;当浓度为2 mol×L –1时,壬醛对雌性天牛成虫、β-蒎烯对雄性天牛成虫的引诱率最高,分别为95%和87%,正己醛对天牛雌雄成虫的趋避率最高为87%和78%。【结论】 核桃树释放的7种化合物均能引起西藏簇角缨象天牛雌、雄成虫的EAG反应,且α-蒎烯、β-蒎烯、1-石竹烯、壬醛、桉叶油醇和反式-2-己烯醛对天牛雌雄成虫具有引诱作用,正己醛有趋避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林间引诱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白星花金龟生物学特性影响研究 *
    杨柳, 张广杰, 徐韬, 张连俊, 李金兰, 张帅, 羌松, 马德英, 刘玉升
    2020 (4):  946-954.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7
    HTML ( 2 )  

    【目的】 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Liocola) brevitarsis (Lewis)幼虫取食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净化环境、变废为宝的作用。【方法】 本文选用8种农牧业有机废弃物,包括腐熟沼渣、平菇菌糠、猪粪、牛粪、玉米秸秆、25%玉米秸秆+牛粪、50%玉米秸秆+牛粪、75%玉米秸秆+牛粪作为饲料,研究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对白星花金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 沼渣组和平菇菌糠组单雌产卵量较高,分别为130.17粒和117.00粒,显著高于猪粪、牛粪和玉米秸秆处理;在牛粪与玉米秸秆混配组,各处理单雌产卵量为101.50-108.67粒,不同混合比例间无显著差异。从幼虫孵化率比较,平菇菌糠组和猪粪组幼虫孵化率较高,分别为87.78%和82.22%;玉米秸秆及其与牛粪不同比例混合处理的幼虫孵化率均很低,仅为46.67%-57.78%。从幼虫化蛹率、羽化率比较,玉米秸秆添加不同比例牛粪处理组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均较高,分别达到90.00%-95.56%和88.89%-91.11%;沼渣、猪粪等单一物质处理的化蛹率和羽化率均较低,分别低于90%和70%。单一物质处理中,沼渣、平菇菌糠、牛粪、玉米秸秆处理组羽化后均为雌虫比例大于雄虫比例。玉米秸秆与牛粪混配组中,仅50%玉米秸秆+牛粪处理组为雌虫比例大于雄虫比例;雌、雄成虫的体长及体宽均在(17-19)mm、(10-11)mm之间,沼渣、猪粪和牛粪处理组体长略小。以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饲喂的白星花金龟全世代发育历期中,牛粪饲喂组白星花金龟历期最短,为(315.29±0.55)d;沼渣饲喂组白星花金龟历期最长,为(330.75±1.76)d。【结论】 不同农业有机废弃物均可作为白星花金龟繁育基质,并可为其幼虫转化处理农业有机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武汉地区蚊类群落结构、时空动态及多样性研究 *
    郭慧, 李华刚, 吴林, 丁浩, 柳静, 吴太平, 田俊华
    2020 (4):  955-962.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8
    HTML ( 4 )  

    【目的】 掌握武汉地区蚊类群落结构、时空动态及多样性特征,为蚊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2016年每月采用灯诱法调查该地区5种生境蚊类群落结构和密度的时空动态,测定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优势度指数。【结果】 2007-2016年武汉市蚊平均密度为58.54只/(灯·夜),隶属2亚科5属8种,优势蚊种为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季节消长呈单峰,高峰出现在6月。牲畜棚、农户生境与居民区、公园、医院生境在蚊类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方面均有差异。【结论】 武汉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蚊虫种类、数量和多样性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蚊媒防治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甘薯小象甲在江苏的潜在入侵风险评估 *
    高鹏, 胡婕, 龚伟荣, 杜予州
    2020 (4):  963-972.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099
    HTML ( 1 )  

    【目的】 为了研究甘薯小象甲Cylas formicarius (Fabricius)传入江苏及其在该地区扩散的风险性。【方法】 应用生物气候相似原理分析甘薯小象甲在江苏的潜在适生性。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和江苏省内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被害栽培种的经济重要性、传入扩散及定殖的可能性以及风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甘薯小象甲在江苏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甘薯小象甲综合风险值R为2.26,且江苏北纬34.5°以南地区为甘薯小象甲的潜在季节性发生区,北纬34.5°以北地区为潜在零星发生区,江苏不存在非适生区和周年发生区。【结论】 甘薯小象甲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江苏是其潜在适生区,据此提出了2条相关风险管理备选对策,以期使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叶虫萤的交配与产卵行为 *
    陈申芝, 曹成全, 童超, 徐丹阳, 杨梦冰, 叶超
    2020 (4):  973-979.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100
    HTML ( 2 )  

    【目的】 研究三叶虫萤Emeia pseudosauteri成虫的交配与产卵行为,丰富三叶虫萤的生物学研究,推动三叶虫萤的人工繁育。【方法】 采用室内试验与野外观察相结合、仪器拍摄和人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三叶虫萤的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 本文先描述了三叶虫萤成虫交配前雄雄相遇、雌雌相遇、雌雄相遇分别会发生的情况,然后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交配的过程。交配姿势有上下体位(或称“∠”型)和尾对尾体位(或称“—”型),后者由前者转换而来。雌雄成虫可以多次交配,雄虫有交配干扰和假交配现象。成虫24 h内均有交配现象,交配高峰出现在20:00-22:00(交配率20.8%)和12:00-14:00(交配率15.1%)。雌虫多数喜将卵产在潮湿的苔藓上,卵常聚集成一丛或成簇排列。雌虫可多次产卵,但初次产卵数量最多(高达67.82%),随后产卵量则随产卵次数增加而减少。雌雄虫多次交配后单只雌虫的第一次产卵量[(45±5)粒]多于单次交配后单只雌虫第一次产卵量[(20±4)粒]。雌虫的产卵次数和产卵量与其体重相关,体重越重则其产卵次数和产卵量越多。【结论】 三叶虫萤的交配产卵行为与以往报道的萤火虫交配产卵行为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特殊行为或规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种广翅蜡蝉前翅形态数值特征提取与分析 *
    潘鹏亮, 洪枫, 陈俊华, 刘红敏, 尹新明, 熊建伟
    2020 (4):  980-987.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101
    HTML ( 2 )  

    【目的】 广翅蜡蝉科昆虫是果园、茶园和园艺植物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其种类进行自动判别是实现其种群自动监测的基础。本研究拟通过获取3种广翅蜡蝉前翅轮廓特征探讨在其种类和性别鉴定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对3种广翅蜡蝉前翅轮廓形态特征进行提取和分析,并使用SPSS v2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同一种广翅蜡蝉左右翅在轮廓形态上无显著差异,雌雄间各参数在不同种类广翅蜡蝉中差异性不同,其中5个实际测量参数在雌雄间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只有透明广翅蜡蝉的周长不显著。除周长和雄虫圆形度外,其它各类参数在种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典型判别分析,认为所选用的3种广翅蜡蝉,通过其前翅轮廓特征可以进行种间判别,其原始判别和交叉验证判别的正确率均超过90%。【结论】 通过提取前翅轮廓特征可以实现3种广翅蜡蝉种类的识别,为此类昆虫的自动鉴定和种群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方法
    五种不同组织结构特点昆虫的总RNA提取效率比较 *
    尹志勇, 郭建军, 陈绪美, 郑玉琳, 田莹, 檀军
    2020 (4):  988-994.  DOI: 10.7679/j.issn.2095-1353.2020.102
    HTML ( 39 )  

    【目的】 比较RNAeasy抽提试剂盒法和Trizol提取法对不同种昆虫总RNA提取的效率,为不同种昆虫总RNA提取方法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RNAeasy抽提试剂盒法和Trizol提取法分别对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黄蜻Pantala flavescens和蒿金叶甲Chrysolina aurichalcea 进行总RNA提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RNA吸光度(OD)值,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等方式对RNA质量进行评估。【结果】2种提取方法提取不同昆虫总RNA中,Trizol法提取白背飞虱(同翅目)、蒿金叶甲(鞘翅目)和九香虫(半翅目)的总RNA浓度较高,但纯度较低。电泳结果显示总RNA有降解,完整性较差,RNAeasy抽提试剂盒法提取黄蜻(蜻蜓目)和中华蜜蜂(膜翅目)的浓度较低,纯度较高,电泳结果显示完整性较好。【结论】 Trizol法更适合提取小型或几丁质含量高的昆虫,RNA抽提试剂盒法更适合几丁质含量较少、腹软且有大量体液的昆虫总RNA提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